当前位置:首页 >> 巾帼风采 >> 巾帼文明岗
优质服务,甘当企业贴心人
发布时间:2011-04-21

吴斐萍同志在厦门机场检验检疫局检务科工作,主要从事报检、放行、制证、行政处罚、报检单位和报检员管理等工作,2009年被厦门检验检疫局考核优秀。

勤思动脑  推动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检务工作的灵魂,根据业务发展开发信息化系统,是检务虚拟窗口建设的核心。为此,机场检验检疫局在广泛推广应用国家质检总局和厦门局各类信息系统的同时,结合业务实际开发进出境物流监控(空港版)系统,运行后,将实现空港入境货物检验检疫报检、查验、放行指令的电子发送,实现“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大通关目标。作为一名业务骨干,吴斐萍积极参与落实空港进出境物流监管系统的前期工作。利用大量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空港检验检疫工作的各个环节和现有检验检疫流程,汇总了大量的资料。其次,还多次与空港货站、厦航货站、各货代企业、相关报检企业召开会议研讨系统的需求,对系统的特点,系统相关方各自节点的职能范围和操作步骤、申报状态进一步明确落实,并和信息管理员一起负责跟踪涉及系统运用的硬件配置,同时及时做好与空港两个货站的联络,积极构建良好软件环境,以保障系统引进的顺利推进。目前该系统的各项工作已基本就绪,下半年可实现运行。

锐意改革 推动大通关建设

不断改革监管模式,提高通关速度,是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强心剂。吴斐萍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归纳,积极思考,协助领导做好各项改革创新。在机场局出台几项重要模式改革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一次,太古的报检员在报检时随口嘟囔了一句,说维修用货物每批次报检导致工期延长,斐萍立即捕捉了信息,向领导反馈后,和同事一道开始认真调研,并最终提交了一份改革方案,对该公司法检货物采取进口时全部报备并进行预检验,过程随机核查,维修后企业集中报检核销的模式,此举不仅可以使每架飞机维修工期节省3天时间,更为企业每年节约5000余万美元。这样的有心事件层出不穷,一项项改革出台,大大提高空港口岸通关效率,作为参与者,斐萍功不可没。

优质服务 甘当企业贴心人

“国境有境、服务无境”。这样的理念,化为斐萍为外贸企业、报检员排忧解难的实际行动。“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年长年轻的,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凡来窗口办事的报检员,她总是面带笑容,热情服务。面对货主、报检员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问题,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从没发过脾气,总是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进行解答;遇到报检员或货主单证出了差错,她从没有简单的退单,而是一条条解释清楚,对出差错较多的报检员,她有针对性地多次提醒,防止他们再次出错。遇到新政策、新规定,尤其是了解到国外对某产品的信息,她总是主动向货主宣传,避免他们受到不必要的损失,使企业感动不已。空港出入境货物最大特点就是要求快速,生产用的急需设备和零件需要快速通关,鲜活货物更是对时间要求紧迫,加班加点已成了家常便饭。为了货物能及时通关,斐萍常常在下班后留下来加班加点,有时为了1票货物,就加班等上数个小时。遇到电子报检系统传输出现故障时,总是耐心帮助企业直接在集中审单系统、CIQ系统中进行录入并受理报检,保障了货物特别是鲜活货物的出入境。

刻苦钻研业务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调到检务科窗口工作,对斐萍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是一个新的挑战,她以战胜自我的勇气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以学习业务知识为主线,以建立工作质量长效机制为依托,强化法律法规及业务规章的学习,虚心向同事和业务骨干请教,熟练掌握检务操作流程与技能,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钻研,力求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达到一人多岗、一岗多能、一专多能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在那段时间里,斐萍淡忘了小家,顾不上蹒跚学步的儿子,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通过不懈努力,打牢自身的法律知识基础,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检务工作规范、有序和高效。

斐萍除了承担检务工作外,还根据检务实际业务情况,按“科学性、原则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原则分门别类,整章立制,对检务各个岗位、企业全备案、各报检单位和报检员的注册登记管理等操作流程进行了梳理细化,优化业务流程,制定并逐步完善检务科工作质量关键控制点,确保岗位职责明确、业务操作熟练,管理规范,从而全面掌握本检区企业情况,建立检区企业数据库,便于采取措施打击逃漏检和“飞单”现象,强化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检验检疫覆盖率和检验检疫监管的有效性,提高检务业务工作质量。

在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大规模爆发后,斐萍还积极请战,成为第一批支援口岸旅检一线甲流防控工作,并经受了党组织的考验。(市直机关妇工委)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