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滚蛋吧,骗子君”校园防骗防拐定向越野行动 
举办妇女儿童、家庭领域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创意征集大赛 从“谁来买、向谁买、买什么、怎么买、怎么管”等层面不断提升自我认识,积极承接政府转移的部分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厦门市妇联作为第一批参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试点的群团组织,主动对接基层妇女群众的需求期盼,做好思想上、组织上、能力上的积极准备。 厦门市妇联立足顶层设计,与市社工协会合作,重点推动将妇女创业就业、特殊困境妇女儿童帮扶、儿童意外伤害保护、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婚姻家庭辅导等涉及妇女儿童和家庭需求的服务项目列入各级政府或有关部门购买的社会服务目录清单。推动市、区妇联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100%覆盖,街镇、社区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50%以上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实现市、区、街镇、社区四级联动。实现了市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区级层面加大指导力度,社会层面推广“妇工+社工+义工”的有效机制,拓展了服务妇女儿童、家庭的社会职能,搭建了妇女儿童家庭公共服务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文/图 本报记者 何无痕 通讯员 张谢池 市级层面 加大与民政部门、社会组织的合作力度 基层妇女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社会组织、专业学者对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做好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必须“接地气”,听听群众想要什么,专家想说什么,更要有“大局观”,充分收集数据,加强顶层设计。 对此,市妇联精心组织专题座谈交流活动24场次、组织3批妇联干部赴深圳、佛山、台湾等地学习取经、开展2期妇联系统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专题培训,并对全市各类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的社会组织进行系统全面的摸底,大力培育从事家庭服务、维权帮扶、心理辅导、亲子教育的社会组织和以女性负责人为主的社会组织。建立妇女儿童和家庭领域社会组织信息库,出台《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妇女、儿童和家庭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实施方案》,为全市妇联组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做好顶层设计。 厦门市妇联与市民政局联合开展的援助“单亲妈妈”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思明区、湖里区约300户有需求的单亲家庭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构建家庭间自助互助的社会支持网络;开展“同一片蓝天”寄养孤儿关爱服务项目,为厦门市寄养孤儿及其家庭提供服务,促进其更好融入社区、社会;开展“真爱旅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项目,在婚姻登记处设立婚姻家庭关系辅导中心,帮助有需求的家庭和市民排解各种婚姻、家庭危机。上述项目均被列入2015年厦门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要在专业化下功夫,市妇联与女律师志愿者协会、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心理咨询中心、赵树霞调解工作室合作,为有需求的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专业性的社会服务。 此外,市妇联还积极探索以购买服务方式与各类社团组织合作,如依托市妇女人才研究会、厦门大学性别研究基地开展“两纲”实施监测评估,针对提高城镇女性就业率等课题开展专项课题调研…… 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大大提高了妇联服务社会的功能性、实效性,也有效提升妇女儿童工作层次。 区级层面 加强对基层妇联购买服务项目的指导 基层妇联组织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面同样进行着积极尝试。如思明区妇联开展“益暖思明”妇女儿童公益服务创意大赛,共征集到女性代际关爱服务、女性创业孵化基地、邻里妈妈社区互助、儿童快乐成长、新厦门女性家庭综合社工服务、亲子公益俱乐部等36个服务创意金点子。 在这过程中,厦门市妇联扮演着“家长”角色,加大对基层妇联购买服务项目的指导力度,如推动思明区妇联购买“和合之家-反家庭暴力服务中心”社工项目;推动湖里区妇联购买“婚姻家庭服务中心”、“幸福家缘”等社工项目,辖区52个社区实现社工服务100%覆盖等。 优秀项目比比皆是,思明区前埔北社区通过居民自治、志愿互助、购买服务及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试点成立了全省首个社区家庭关爱服务中心,开展各类家庭服务项目。前埔北社区家庭关爱中心更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宋秀岩充分肯定。 目前,厦门市妇联在全市推广前埔北社区家庭关爱服务中心试点经验,积极探索在条件成熟的镇街、社区建设家庭关爱服务中心,全市共建立各类家庭关爱服务中心24个。 社会层面 全面推广“妇工+社工+义工”模式 厦门市妇联加强与专业社工机构、志愿者团队的合作。如联合市民政局开展援助“单亲妈妈”社会工作服务、“同一片蓝天”寄养孤儿关爱服务、“回巢行动”流浪未成年人关爱服务、“真爱旅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等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今年,市妇联与开心社工服务中心、曙光社工服务中心合作实施“花YOUNG童年”儿童关爱保护社工服务项目和“美丽女性健康心灵”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在原有信访接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厦门实际的妇女儿童维权和关爱工作方法,与女律师志愿者协会、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合作,为有需求的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专业性的法律咨询、网上维权、婚姻调解、心理疏导、纠纷调解等社会服务。通过在政府购买服务方面的有益尝试,大大提高了妇联组织维权服务的功能性、实效性。 接下来,市妇联将继续培育扶持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的社会组织,建立厦门市女性社会组织服务基地,筹备成立厦门市女性社会组织促进会。探索建立由妇联组织主导的第三方社会评估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妇女社会组织的服务和引导,在现有试点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的基础上,推动将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婚姻家庭调解、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困难妇女儿童群体关爱服务等一批妇女儿童和家庭公共服务项目列入各级政府或有关部门购买清单,探索建立由妇联组织主导的第三方社会评估机制,组织妇联系统社工专业培训和工作交流,切实推动工作常态化、有序化、规范化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