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第二届亲子幼儿才艺大赛现场。

厦门市第二届亲子幼儿才艺大赛亲子时装秀。

小朋友专心地绘制手抄报。

厦门市第二届亲子幼儿才艺大赛歌伴舞《小草宣言》。
《厦门市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厦门市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下称“两纲”)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市妇儿工委切实发挥各成员单位职能和作用,不断创新服务妇女儿童的理念、思路和方法,“两纲”重难点指标得到有力破解。据监测统计报告显示,我市“两纲”在12个领域110项可量化指标中,95项得到改善,58项重点监测指标达到或超过市级预期目标,部分指标已提前达到省级标准。
1
妇女儿童生活更美好
受教育性别差异基本消除
截至2014年底,全市小学女生毛入学率100.33%,初中女生毛入学率107.65%,高等教育女生毛入学率112.97%,性别差异基本消除。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女性占59.8%;成人中等教育在校学生女性占65.0%,我市女性在教育方面的权益保障情况良好。2014年全市中小学竣工项目17个,开建公办幼儿园20所,分别新增学位2.3万个和5000个,全市公办学校吸收外来随迁子女11.14万人,全市符合条件随迁子女享受公办义务教育的比例达81.61%。
我市发挥市工人文化宫、市青少年宫、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各类活动阵地的校外培训教育功能,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资源配置向岛外和来厦务工人员群体辐射,市图书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服务范围涵盖全市城乡,常年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市文化馆建立未成年人文化活动基地(示范点)14个。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已纳入儿童教育,推广成绩斐然。全市共建有社区儿童之家186个,各社区结合实际依托“家庭关爱服务中心”、“四点钟学校”、“小精灵俱乐部”等阵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活动。
进一步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全市妇幼人群各项主要健康指标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女性平均预期寿命82.37岁。2014年完成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24330人,城乡已婚低保妇女常见病免费检查3015人,这项工作已纳入常规化工作机制。拓宽贫困妇女“四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卵巢癌)救助金救助范围,低保妇女患者救助额度最高为2万元,救助标准比中央规定的提高了一倍。市妇联累计救助贫困妇女“四癌”患者283人、发放救助金287.123万元,完成贫困妇女儿童大病救助108人次、发放救助金54.66万元。
我市率先在全省实施孕产妇和婚前、孕前保健人群免费艾滋病抗体检测工作。市儿童医院正式开业投用,我市儿童“看病难”问题进一步缓解。持续营造爱婴爱母社会氛围,全市有18家助产机构达到爱婴医院的整体要求。组织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对孤残儿童实施康复救治、重大疾病公益保险,落实弃婴养护、抚育及孤儿成年后就业措施等,切实维护孤儿弃婴的合法权益。我市为202名困境未成年人提供临时救助保护,开展个案辅导和矫治等人性化救助,帮助其回归家庭。
投入1390万元购买社工服务
市、区财政共投入经费1390.83万元,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空巢和失独老人、单亲家庭、残疾人、寄养孤儿、流浪未成年人、离异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提供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目前,我市《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妇女儿童和家庭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实施方案》(草案)正在积极完善中。一批社会工作、婚姻家庭、性别研究、家庭教育、法律等各类专家,将获推荐进入政府购买服务专项评审委员会。市妇联、市民政局联合开展涉及妇女儿童和家庭领域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如“援助单亲家庭”社会工作服务、“同一片蓝天”寄养孤儿关爱服务、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等。思明区妇联、湖里区妇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分别成立全市首个反家暴服务中心和婚姻家庭指导服务中心,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开展专业化综合服务。将适时举办妇女儿童、家庭关爱服务项目创意大赛,面向全市征集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服务项目。持续实施城乡困难妇女儿童大病救助、“春蕾计划”助学活动。实施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关爱来厦务工人员子女等项目,适时在全市推广经验做法。创新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模式,推动维权品牌进校园,构建覆盖全市的“青少年法律援助”网络。
2
妇女社会参与程度不断提高
女性就业登记在岗71.48万人
至去年底,全市就业登记在岗女职工71.48万人,女性成为我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全年有48976人次女性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素质培训,占参加培训的66.5%以上,15448名女性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市妇联每年拨出30万余元专款,依托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培训基地开办各类技能公益培训。市政府下拨专项资金在市妇联设立“农村妇女创业发展资金”,近十年来,市、区妇联联合农商行累计共为1770名农村妇女发放小额贴息贷款1.32亿元,为612名农村妇女发放一次性创业补助152.6万元。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惠及更多妇女儿童,在职女职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5项保险的人数分别达82.24万人、97.32万人、79.82万人、82.56万人、74.98万人,较2010年底增幅均在三成以上。
女性积极参与民主法治建设
目前我市担任市直、区直单位和镇街正职的女干部59人,担任区委书记的女干部1人。市委常委中有2名女性,市政府领导班子有2名女性副市长。结合实施“五年千人挂职计划”,选派了169名女干部(占20.1%)到镇街、信访部门、重点建设项目等基层一线和龙岩、宁德、南平等省内兄弟地市挂职锻炼。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事安排工作中,积极推荐优秀女性作为候选人,有意识地提高妇女的参政比例,市级人大女代表比例达到27.1%。政协女委员比例达到25%。全市已建工会组织的单位职代会女代表44688人,占31.6%;已建工会组织企业董事会女董事683人,占27.8%;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监事会女监事346人,占33.85%。
创新妇女儿童工作模式
市政府将市妇联列入社会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首批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试点单位,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专项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要求各级妇联利用政府购买服务契机,搭建妇女儿童家庭公共服务平台。各级妇女组织把妇女工作纳入社区“微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引导各个层面的女性代表参与社区事务,初步形成“妇工+社工+义工”妇女儿童工作模式。
3
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困难妇女儿童投诉有“门”
市、区两级法院均成立了“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实现了诉讼调解与妇联调解的有效衔接。海沧法院成立全省首个综合性家事法庭,全市37个镇街均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站,475个村居(社区)全部聘任了法律援助联络员,确保困难妇女儿童援助申请及时就近得到受理。
2014年,全市法院共审理并妥善化解涉及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案件3048件;市法律援助中心办理妇女法律援助案件3241件(未成年人案件667件、妇女法律援助案件2674件),案件类型涉及婚姻家庭、人身损害、劳动争议、抚养费纠纷等多个方面,切实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2014年全市公安机关共查处各类强迫、组织、引诱、容留妇女卖淫违法犯罪案件1094起,严重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刑事犯罪案件210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890人。
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建立完善“警民联调”机制,全市54个派出所均设立家庭暴力报警点。市救助管理站、海沧家事法庭设立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站,为救助对象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心理咨询、法律帮助和安全保障。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市妇联积极配合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省实施办法执法检查,推动法律法规的落实。《厦门市性别平等促进条例》获列入2015年市人大立法调研项目。在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中,市妇联作为这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参与依法落实农村妇女享有的各项合法权益。
4
工作资源向社区家庭倾斜
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常态化
市委办、市政府办转发《市妇联关于做好新时期家庭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各类工作资源要向社区、家庭倾斜,不断推动新时期家庭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在全市范围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并形成常态化,一批“最美家庭”、十佳母亲、五好文明家庭获得表彰。
建设完善妇女儿童活动场所
大型公共活动场所女厕与男厕蹲位比例提高到3∶1。公共活动场所、女职工集中企业设立了母婴室、哺乳室,2014年新建企业女职工哺乳室31个。妇女儿童活动场所不断增加,忠仑公园儿童园二期项目、海沧儿童公园一期建成对外开放,园博苑儿童活动区已完成方案设计、海沧儿童公园计划于今年10月完工。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3%,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和主要交通干线噪声保持在功能区标准范围内,土壤环境和辐射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同步
儿童手抄报比赛
67名小朋友获奖
由市妇联举办的厦门市首届儿童手抄报大赛活动“鹭岛家风、相亲相爱”儿童手抄报比赛,昨日圆满落幕,67名小朋友的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并获得主办方颁发的获奖证书和精彩的奖品。
本次“鹭岛家风、相亲相爱”儿童手抄报比赛,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号召,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参赛的小朋友们用真心和挚情,描绘出对家乡厦门的热爱之情、对家人的亲情之爱。
活动自4月11日启动以来,经过紧张的预赛海选,全市6区的800多名小学生精心准备了心仪的参赛作品,经评审,有80名选手参加了5月24日在厦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进行的现场创作比赛。比赛现场,小选手们围绕活动主题,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天真的画笔,抒发亲情、感恩、友爱,许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和学校老师也陪伴在比赛现场外围,为小朋友们鼓劲、助威。
[新闻背景]
2014年7月,厦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办了主题为“我的梦想我的家”的少儿手抄报比赛及展示活动,全市近150名小朋友用手抄报精心记录了和家人们一起旅行、生活、创作的感想和期待,开启了一段美好、温馨的暑假时光。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许多小朋友和家人希望这种活动多举办几次,让大家在美丽厦门、美丽生活中感受无限创意和乐趣。
[获奖名单]
【一等奖】
毛坤祥 连培文 吴奕舜 江 健 陈韦彤
张璐娜 王雅斤 周 乐 卢嘉仪 杜岩岩
高 雅 陈鸿柠
【二等奖】
曾 颖 廖江闽 许歆怡 陈 珏 蔡羽哲
陈婧暄 蔡萱媛 陈思涵 李雅微 朱佳佳
李思彤 杨 琴 吴雨欣 张金燕 李梦思
广倩倩 林艺萍 蔡加明 蒋慧玲 唐雅茹
漆罗嘉 高 敏 景诗怡 邵赵文
【三等奖】
龚治美 周佳薇 吴芷靖 陈诗婕 杨淏
林连慧 黄子乐 陈锡安 陈紫涵 熊家浩
蔡羽宸 洪湘萍 王 歆 苏斌耀 许梓滢
陈宇航 宋珑彦 陈鹭仪 覃伊梦 陈艺莹
许卓昊 林钰馨 杨雨卉 梁 欣 赵敏珍
林诗茵 吴雨宸 洪语灵 蔡紫琪 林莉娜
张煦璐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链接
市妇联送出
“六一”礼包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了让全市少年儿童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节日,市妇联、市妇儿工委办、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联合相关部门、单位,围绕以“关爱成长”为主题,向全市的孩子们送出七个节日大礼包。
礼包1
节日慰问。慰问城乡400名儿童、每人500元共20万元。慰问对象为14周岁以下的孤儿、单亲特困儿童、流动贫困儿童。由市妇联等单位主办,时间在“六一”节期间。
礼包2
“鹭岛家风、相亲相爱”―厦门市首届儿童手抄报大赛。以“家庭、家教、家风”为主旨,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平台,面向全市小学生,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展示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和亲情关爱的鹭岛家风。由市妇联主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5月31日颁奖。
礼包3
“美丽厦门,童年梦想”―厦门市第二届亲子幼儿才艺大赛。孩子们展示各种才艺,畅想未来、抒发理想。由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市妇联共同举办,于5月30日开赛。
礼包4
“娘家人三进三送”巾帼志愿服务活。走进同安五峰希望小学和云埔春蕾小学。向学校捐赠文体器材,为在校学生发放爱心书包、文具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丛书之八―图解我们的价值观》和反性侵安全教育活页,10名品学兼优学生和10名贫困学生获发慰问金,现场还开展猜谜、义诊活动。由市妇联主办,于5月28日进行。
礼包5
“走厦门、知厦门、爱厦门”―亲子健步行公益活动。让未成年人了解厦门的变化与发展,感受“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魅力,引导其树立公益意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由市妇联、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等单位主办,时间预计在六月初开展。
礼包6
向“社区儿童之家”授牌。各区按照《厦门市儿童发展纲要(2010-2020)》要求,结合各自实际,为一批开展活动效果好、基础设施配备到位的“社区儿童之家”授牌,经市妇联抽查,合格者将给予奖励,时间在“六一节”前后。
礼包7
“优秀童谣征集传唱”、“童心向党”歌咏、争当“文明小白鹭”等活动。组织少年儿童传唱优秀童谣、优秀歌曲,促进其培育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健康成长、做有道德的人。由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妇联等联合常年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