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这是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厦门特区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阶段,对厦门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进程,更好地发挥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龙头示范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历史,将掀开新的篇章。从最早厦门岛西北角只有2.5平方公里的小渔村,到扩容为厦门全岛(含鼓浪屿),再到今天覆盖全市,厦门经济特区一路走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披荆斩棘,开拓进取,厦门,已由昔日封闭的海防前线,成长为初具现代化国际性格局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
然而,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到今天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主要是:岛内岛外发展不平衡、特区发展空间局限和“一市两法”等等。为破解这些难题,去年8月,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把建设重点转向岛外,着力提升岛内、拓展岛外,强力推动岛外新城建设和岛内旧城提升;与此同时,积极争取扩大特区范围,为一体化建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特区扩大,为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加快厦门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它不但打破了岛内岛外特区与非特区的界限,使岛内外在法律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了一体化,而且大大拓展了改革创新和加快发展的空间。
特区扩大,既体现了中央对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成就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中央对厦门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快发展、更好地发挥特区改革开放“排头兵”、“试验区”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重要作用的殷切期望。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厦门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厦门作为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开拓进取,不失时机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厦门视察,又要求厦门把对台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要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排头兵”作用。特区扩大,意味着责任更大,贡献更大,厦门担负的历史使命更加艰巨而光荣。
我们要紧紧抓住特区扩大的历史机遇,始终牢记特区使命,更好地肩负特区责任,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来谋划特区发展,以更大的力度来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壮大产业实力、增创特区优势,更好发挥特区的“排头兵”作用,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科技创新上和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上先行先试,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着力在对台先行先试上、密切两岸经济等各方面交流合作上和广泛、深入地做台湾人民工作上走在前列,当好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排头兵;着力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建设和谐社会,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排头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我们要大力弘扬爱拼敢赢的特区精神,扎扎实实抓发展、敢闯敢拼求先行,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迎接“大特区”时代的挑战,谱写厦门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来源:厦门市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