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吴军华
在今年举行的福建省“最美家庭”暨五好文明家庭颁奖特别节目录制现场,来自厦门市的家庭代表许志仁给观众表演了一段跳绳,他曾两次到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和《乡村大世界》参加节目表演跳绳,人称“跳绳达人”。对荣获2014福建省十佳最美家庭和百户全国“最美家庭”的许志仁来说,跳绳是副业,做公益才是主业。
许志仁全家做公益的念头起源于一件事:十多年前,他从德化迁至厦门生活。虽然没有厦门户口,但是厦门的入学政策让他的儿子进了公办小学读书,这让他十分感恩这座城市。他说,当我从报纸上看到“感恩生活——城市义工志愿行动”后,便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
“现在我和儿子也都是城市义工了。”许志仁爱人苏菊清自豪地说,她在酒店工作,周末很忙。为了能在双休日和丈夫一起参加城市义工活动,特地向主管申请尽量安排我周六休息,“周末做义工已成为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名无偿献血者,许志仁在去年的父亲节,带着儿子参加厦门市中心血站和SM城市广场举办的“致生命爱·让城市心动和致父亲·我为你骄傲”活动,他当场献血400 毫升,给儿子树立帮助他人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儿子做义工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许志仁告诉记者,去年3月的一个星期六,他们一家报名参加在环岛路书法广场开展的服务游客、海边捡垃圾活动。当天气温大降,许志仁叫儿子起床时,儿子感觉天冷就躲在被窝里一动不动。许志仁耐心地对他说:“宝贝,我们参加义工活动,是为了帮助别人、帮助这个社会,既然报名了而且有时间,就不能因为碰到这小小的困难就退缩,义工活动贵在坚持啊!”孩子被他说动了,穿着厚厚的衣服来到海边认真地捡拾沙滩上的垃圾。许志仁虽有些心疼,但感到很欣慰。有一次,要去前埔明珠养老院,考虑到就读于观音山音乐学校的儿子会吹陶笛,许志仁建议儿子到时给老人们表演乐器。但是当时儿子的脚不小心卡进车轮里受伤了,许志仁说还是算了吧,以后还有机会。没想到儿子说:“爸爸,没关系啊!我可以坐着吹陶笛表演啊!”
儿子在许志仁的言传身教下,成长为一个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积极公益的好孩子。每逢周六,他们全家就一起走进厦门市爱心护理院、莲花爱心护理院,来到厦港托老院、屿后西里福乐家园,陪老人过生日,表演节目给老人们看,同老人们一起联欢。“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帮助他人,以做义工的方式来陪伴家人过双休日、教育孩子,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许志仁说。
光无偿献血和做义工还不够,许志仁还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他表示,人死如灯熄,不如留下点东西。活着的时候都在想着怎么帮助他人,死了还可以用身体上的器官救活他人,也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这是件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去年1月,许志仁和妻子商量着一起去登记成为厦门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厦门市红十字会还特地为他们夫妻俩颁发“感谢状”。
在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活动中,许志仁一家被推举为30个幸福家庭之一,被思明区评为“优秀义工家庭”。许志仁还获评第七届厦门市“十佳青年新市民”候选人、湖里区第四届“十佳外来青年”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