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沧区妇联通过“妇女+社工+义工”服务模式,为妇女打造互助平台,在基层治理创新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本月起,市妇联组织分期分批对各级妇联组织、妇女干部、巾帼志愿者服务团队,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普及培训。
不久前,市委办、市政府办转发的厦门市妇联《关于开展新时期家庭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发挥妇联和妇女在社区家庭服务中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家庭工作机制”。
发展提速,半边天的力量不能少。市妇联转变机关作风,立足“服务妇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带领基层妇女组织通过创新基层工作机制,动员和带领广大妇女参与社区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实现妇女工作和社区建设的共同发展,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创新社会治理中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莉琴 本组图/市妇联效能办
互助会助力美丽厦门
各级妇联积极响应,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机制,为基层妇女工作注入新活力。海沧区创新社区妇联组建模式,在海虹社区、兴旺社区和山边村、西山试点成立“家长里短妇女互助会”,通过“妇女+社工+义工”的服务模式,为妇女打造一个互助平台。社区女性居民和驻辖区单位妇女中的优秀妇女在这个模式下,被吸纳到妇联组织中来,成为社区妇联班子成员。
这些有热情,有能力的女性代表,凝聚巾帼正能量,广泛开展法律援助、家庭教育、科普宣传、就业培训、创业帮扶、文艺健身等活动,参与社区服务,推进“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助力打造“不一样的厦门”。互助会成员李丽真还主动提出利用自己的茶叶店面作为来料加工的中转站,让社区的妇女取货回家加工,帮助社区困难家庭解决生计问题。
正是依靠她们团结凝聚辖区企业、社区广大妇女群众,妇女在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和服务妇女群众工作的成效才能不断提高。这一成果在今年的第六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上得到两岸专家的充分肯定。今年11月初,全国妇联党组书记、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宋秀岩在厦调研,也充分肯定妇女互助会在基层治理创新中发挥的作用。
目前这一模式在市妇联的倡议下正在全市推广。
网格化激发妇女活力
妇女互助会议事组利用晚上时间在公园等场所开展意见征求;义工组着力建设“心灵港湾”,定期开展免费心理咨询……
这一系列的工作只是海虹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的一个个小片断。海虹作为全省率先实行网格化管理一个社区,妇女的服务和被服务都在网格化里得以实现。一边是,服务妇女工作任务被纳入网格工作内容,妇女儿童的需求在网格内实现;另一边是,引导、培育公益组织、自治组织、多元社会组织,凝聚妇女力量,推动社会工作的效能不断提速。
在小小网格里,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热情和活力被迅速激发出来。妇女小组长、物业女性代表、居民妇女代表、共建单位女代表、党员女性代表、妇女互助会成员等各个层面的女性,被纳入网格协助层级,引导各个层面的女性代表参与社区事务,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本月起,市妇联组织分期分批对各级妇联组织、妇女干部、巾帼志愿者服务团队,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普及培训,为今后市妇联主动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有关职能,引入社会工作模式“热身”。第一期已有70多人接受专业培训。日前,市妇联主动对接配合市民政局开展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试点工作,将联合开展援助“单亲妈妈”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湖里区、思明区约300户有需求的单亲家庭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