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妇女联合会编印 2005年9月15日
编者按:8月21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在市委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市妇联进行工作调研。在听取市妇联主席翁金珠的工作汇报后,何书记对我市妇女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后市妇联工作作了三点重要指示。何书记指示高瞻远瞩,立意深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今后我市妇女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妇女组织要利用专门时间,组织传达学习,深刻领会何书记的讲话精神实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深入细致地做好广大妇女群众的思想工作,把广大妇女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上来;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解决发展中妇女群众的培训、就业等实际问题,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主动关心帮助困难家庭、困难妇女,为党分忧,替政府解愁,为充分发挥我市在海峡西岸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和两个历史性贡献发挥应有的作用。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锋在市妇联调研时的讲话主要精神
在听取市妇联主席翁金珠的工作汇报后,何书记对我市妇女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妇联同志敬业热情很感人,工作思路也很好,贴近实际,很有成效;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令人鼓舞,要继续发扬光大。对市妇联今后工作,何书记强调指出:
一、在新一轮厦门跨越式发展中,妇联组织要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体现作为
进一步明确主动体现作为的重点,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工作,实现良性互动,良性循环,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地位才有更好的作为。如征地拆迁,支持农村妇女创业发展,30万的资金灵活使用,要用的更活。
十佳外来女员工的评选,将60多万外来女员工纳入工作范围这很好,她们也是厦门人,为厦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要积极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
加强组织建设,延伸工作手臂。只要有妇女的地方,妇联都要覆盖。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妇女组织,能直接开展就直接开展,如果不行,可以通过社区,主动关心、帮助,替党分忧,替政府解愁,关键时候要能顶的上去。
创建文明城市做了很多的工作,要继续下去,不断提高认识,要多做宣传工作,持久开展下去。构建和谐社会,是个非常长期的过程,要不断实践,不断丰富内涵,体现党、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稳定民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此外,市妇联在对台妇女的交流方面可以有所作为,可以多开展邀请活动。
二、工作中要讲究工作方法,力求工作实效
温情、耐心细致、锲而不舍的工作,都是妇女工作的特点。尤其是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征地拆迁等问题可能都会碰到很多的困难,要主动关心帮助困难家庭、困难妇女,服务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要有一定的工作经费,各级妇联也要有,目的是为了工作实效。
三、围绕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做好四个关键
关键在“活”。活动要有活力,创造力,能吸引人,不拘泥形式,适合妇女的特点,充满活力。
关键在“合”。形成合力,积极主动、上下互动,积极深入镇、街、社区开展工作,要和工会,共青团、开发区、劳动等部门主动联系,找准工作切入点。
关键在“实”。办实事办好事,要注意形式和内容的结合,每一种评选都是一种形式,都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如“十大杰出母亲评选”、“十佳外来女员工评选”等,主题非常明确,有助于文明城市建设,客观上变成投资的软环境。
关键在“人”。要抓好队伍建设,树立妇女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保持妇女队伍的形象,对人民负责的形象,公正廉洁的形象。
市妇联关于贯彻落实何立峰书记调研讲话精神的意见
8月2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到市妇联调研,对我市妇女儿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作了三点重要指示。调研结束后,市妇联迅速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传达学习,召开了专题党组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提出了贯彻落实意见。
一、增强大局观念,提高服务意识。一是专题学习,统一思想。组织市妇联机关干部、各区妇联主席、市直机关妇工委主任,认真学习贯彻何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深入了解,理清思路。拟邀请市计划委为市妇联机关介绍厦门市新一轮发展思路及作“十一·五”规划专题讲座,组织参观厦门市人居环境展示,拓宽视野,了解全面;邀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农办介绍市委、市政府对就业、再就业、失地农民转移、培训就业相关政策,围绕发展大局,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结合点上找准工作定位,为党分忧,替政府解愁;三是按照何书记提出的“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体现作为”的要求,实施“百、千、万”工程。即:建立百个农家妇女需求档案,培训二千名农村妇女,培训万名妇女网上行。把全市广大妇女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上来,为我市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和两个历史性贡献做出新业绩。
二、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统筹城乡妇女协调发展。一是加大服务力度,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要紧紧围绕厦门市第二轮跨越式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市、区妇联干部深入村镇调查研究,逐步建立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女科技带头人和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档案;配合市政大建设“金包银”工程,针对需求,开展定单式培训,帮助失地妇女掌握一至二门技术,提高转移就业能力;以“创业资金”运作为导向,鼓励农村妇女自主创业,因地制宜开展“六小”(小餐饮、小作坊、小商店、小维修、小加工、小旅社)项目经营。二是加强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协作,用好、用活农村妇女创业基金。继续奖励完成农函大、农广大学习毕业的农家女;扶持有项目起步的困难农户;发放有项目、能继续发展的妇女企业(项目)小额贷款,用好、用足、用活基金,帮助农家女脱贫致富。三是促进城镇妇女就业与创业工作。继续发挥巾帼园再就业培训基地的作用,通过各种教育培训,引导下岗失业妇女树立竞争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观念,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帮助她们增强再就业能力,提高再就业率。四是深化“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做大做强妇联社区优质服务品牌,全面推进社区妇女就业与创业工作。五是深入开展“家庭网上行”和“农家女网上行”上网工程,普及信息知识,提高广大妇女信息运用能力和科技素质,帮助广大妇女适应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一是温情、耐心细致地做好妇女的思想工作。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新途径新方法,帮助广大妇女群众认清形势,正视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暂时困难;引导妇女群众自觉地与党委和政府同心同德,自觉地把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励妇女群众以实际行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妇女群众团结凝聚在党委和政府周围,为建设和谐社会共同努力奋斗。 二是深入开展创建“五好文明家庭”活动。以“家”为阵地,抓好家庭美德建设;以“巾帼建功”活动为载体,抓好职业道德建设;立足于社区、家庭,抓好社会公德建设。调动广大妇女参与节约型城市和节约型家庭创建工作,有效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突出“家庭助廉”教育和创新“双合格”实践活动,把“家庭助廉”作为创建“五好文明家庭”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助廉活动,构筑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继续推进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的新举措,因地制宜,大胆探索,使之成为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品牌,发挥家庭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带动更多的妇女和家庭,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三是做好妇女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热情接待和处理好妇女群众的来信来访案件,处理好涉及妇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维护她们合法权益,帮助妇女群众解惑释疑。
四、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一要着力提高维权工作能力。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与调研,推动制定地方性法规,抓好源头维权与依法维权。要抓好妇女人民陪审员、妇女调解员、妇女劳动法律监督员、妇女维权志愿者四支队伍建设,拓展维权渠道与方式,发挥司法部门中的女法官、女检察官、女律师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中的优势和作用,壮大维权工作队伍的整体力量。二要努力推动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贯彻实施。要积极探索运用市场化、项目化运作机制,吸纳社会资源,为妇女儿童服务;要抓好全国、省、市“两纲”示范区建设,推动重难点指标的解决,确保纲要各项指标的实现。三要着力解决维权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要整合社会力量,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切实解决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妇女婚姻家庭、流动人口中妇女儿童权益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四要继续关心帮助外来女员工。结合《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之机,进一步加大对外来女员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遵法、守法和自主维权意识;组织外来女员工参政议政,激发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继续评选表彰“十佳外来女员工”,在政治、经济、工作、生活等方面关爱、帮助她们。
五、进一步加强对港澳台地区妇女团体的交流。充分发挥妇联开展民间统战工作的优势,进一步拓展与港澳台及金门地区妇女和妇女团体的广泛联系与交流。一是继续邀请港澳台及金门地区的妇女和妇女团体来厦门访问和观光旅游;适时组团赴港澳台及金门地区访问,加强沟通合作,增进联谊联络,促进港澳地区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二是继续开展“两岸三地妇女相关问题”研讨,促进两岸妇女理论界的交融,加深两岸三地姐妹情感;继续举办两岸三地亲子夏令营,发挥家庭在统一大业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利用厦门市举办贸洽会、台交会之机,加强厦门市女企业家与台湾地区女企业家的联谊,加强厦门市台商协会妇委会的沟通联谊,为厦门的经济发展作贡献。四是增进与各国妇女,特别是友好城市妇女和妇女组织的友好往来,扩大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六、努力加强妇联组织自身建设。首先,巩固和扩大基层妇女组织。要坚持党建带妇建,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牵头、各方参与”的工作方针,加强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继续推进村妇代会主任进村“两委”的工作;健全社区妇联组织,大力推进“巾帼文明社区”建设;深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女工委等团体会员和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妇女组织的作用;以社区、外口密集地为基础,尝试建立各种妇女组织,以社区妇联为依托,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妇女工作小组,进一步拓展妇女工作领域,扩大妇女工作覆盖面,真正做到“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工作”。其次,加强妇联组织的能力建设。要提高学习能力,抓好各级妇女组织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妇联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分析判断能力;要提高创新能力,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力支持有志于妇女事业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要提高组织领导能力,不断提高组织妇女、宣传妇女、教育妇女、服务妇女的本领,增强妇联的组织领导能力;要提高协调能力,善于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合力,营造重视、关心、支持妇女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提高服务能力,要在提高宏观指导和分类指导的能力上下功夫,努力转变作风,为基层开展工作提供服务。第三,加强妇联组织干部队伍建设。树立为妇女儿童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保持妇联干部的良好形象、对妇女群众负责的形象和公正廉洁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