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厦门市妇联2018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8-02-12

  2018年是我们进入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厦门市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的关键之年。全市妇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妇联十一届七次执委会议、省妇联十二届二次执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牢牢把握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求, 以服从服务党政工作大局为主线,纵深推进妇联改革和妇女工作创新发展,为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勇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头兵贡献巾帼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妇女十二大胜利召开。

  一、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1.在各级妇联组织中深入开展大学习活动。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妇联干部教育培训、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深刻把握“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 不断深化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三个一以贯之”的认识。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把学习贯彻的成效转化为高举伟大旗帜、坚定维护核心、忠诚党的事业、做好妇联工作的实际行动。
  2.在广大妇女群众中广泛开展大宣讲活动。落实全国妇联“百千万巾帼大宣讲”活动要求,深入开展“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结合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8周年,组织开展厦门市优秀女性事迹报告会、妇女生态健步行、“万村千居妇女之家唱起来”展演等系列活动, 进一步增强感染力、实效性和覆盖面, 生动深入地向妇女群众宣传党的理论主张,传递传播党的声音,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更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更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3.切实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从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妇女思想政治工作方向。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围绕做好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等中心工作,精心组织好各类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把党的决策部署变成妇女群众的自觉行动,把广大妇女群众更紧密更广泛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统一思想、稳定人心的各项工作,加强对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和辨析引导,及时收集研判涉及妇女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反对和抑制各种错误观点,旗帜鲜明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强化重点人群引导,突出抓好青年女性群体的思想教育,进一步凝聚妇女思想共识,形成团结奋进的强大正能量。
  二、大力开展“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活动,为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贡献巾帼力量
  主动对标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找准妇联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进一步创新工作载体,引导广大妇女与新时代同行,在新时代建功。
  4.纵深推进“创业创新巾帼行动”。紧紧围绕打造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着力构筑多元化、多层次的妇女创业扶持体系,完善政策扶持、技能培训、信息服务等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妇女创业创新培训和竞赛。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探索建立妇女创新创业信息服务系统等孵化平台,注重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妇女创业创新联盟和妇女创业就业指导志愿团队。针对高校女毕业生、被征地女农民、海域退养女渔民、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等群体,重点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和技能培训。举办女性创业推进会,开展“春风送岗”女性专场招聘会,带动更多女性创业就业。
  5.组织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宣传发动、培训带动、服务推动为抓手,切实促进广大农村妇女由农业生产主力军向生产经营主力军的转变。依托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培训阵地资源,深入田间地头送培训、送技能、送讲座、送政策,帮助农村妇女获得更多实用技能和发展机遇。注重培育职业女农民和乡村致富女带头人,充分发挥巾帼科技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扶持和培养一批乡村妇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基地。积极支持妇女参与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巾帼农家乐、特色乡村旅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开展“巾帼美丽家园”创建活动,引导农村妇女从家庭做起、从改变生活和卫生习惯入手,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造生态宜居生活环境,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
  6.大力培养女性人才。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以点带面、压实任务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基层妇女政治参与的意识和层次。抓住村居组织换届选举契机,积极推动基层妇女参与民主自治,确保村委会班子中100%有女性成员、确保村妇联主席100%进村“两委”班子、确保村“两委”班子中女性正职和成员的比例均高于上届。积极向外延伸教育平台,依托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培训资源,举办全市专兼职妇联干部履职提升、妇女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巾帼创新创业人才培训等专题研修活动,计划培训创新创业女性代表、女性社会组织负责人及基层专兼职妇干等300人次。培树各类先进典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深入开展“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通报表扬一批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激励各行各业妇女投身经济社会建设,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7.深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生根。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选树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孝老爱亲典型。选树厦门市第一届“文明家庭”,继续开展“点赞最美家庭,畅扬最美家风”巡讲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大讲堂”活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诚实守信, 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提升“鹭岛巾帼志愿联盟”品牌效应,分级分类开展志愿服务培训,试行巾帼志愿服务相关制度。围绕落实生态文明实验区各项改革任务,全力打造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积极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参与绿色低碳、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进一步贯彻实施《厦门市家庭教育十三五规划》和推进《厦门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立法工作。持续开展“百场家庭教育讲座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开展示范家长学校命名和培训工作,深化家庭亲子阅读和亲子实践活动。
  8.持续深化妇女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姐妹情·一家亲”两岸妇女交流活动,精心筹办第十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第十三届厦金亲子夏令营等品牌活动。重点拓展基层一线、青年一代的互动交流,组团赴台湾、金门开展基层妇女组织交流,宣传推介在厦学习生活、创业就业等各方面优惠政策。加强与金门大学等高校的互动合作,积极拓展两岸女性社会工作的深入交流分享,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台湾女青年来厦实习见习、创业就业。培育两岸妇女儿童发展联谊交流基地。加强与在厦女台商、台商眷属联络联谊,吸纳更多女台商、台胞、台属进入各级妇女组织。围绕妇女和妇女组织的民间交流与合作,筹办“一带一路”巾帼情书画图片摄影展等系列宣传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团体妇委会及民族宗教界等女性代表人士的联谊工作。扩大与港澳台地区妇女组织、妇女人士及海外女侨胞的交流交往,密切亲情纽带联系,增进同胞福祉亲情。
  三、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全力提升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
  9.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力度。持续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进党校、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媒体, 进一步提高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全社会的知晓率和贯彻执行力度, 反对和抵制有碍妇女发展的落后观念和陈规旧俗, 为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10.拓展源头维权参与的渠道和成果。规范有序推进性别平等评估工作,举办政策法规性别平等咨询评估工作专题培训。配合市人大开展涉及妇女儿童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调研,重点关注和推动反对家庭暴力、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全面二孩政策下妇女劳动权益等问题的解决。利用议案、建议、提案、调研报告、信息报送等各种形式, 就女性就业、生育保障、母婴设施建设、生育后重返工作岗位等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为立法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11.创新维权服务方式方法。完善妇联调解与司法、行政调解衔接配合的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机制,健全女性人民陪审员、调解员、家事调查员工作制度。完善妇女信访维权站点建设,创新基层维权服务工作模式,继续做好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平安家庭”创建取得实效

【收藏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