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知识
1、为什么提倡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挽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会一直向世界各国呼吁“医疗用血采用无偿献血”的原则。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都已实行了无偿献血。我国各地无偿献血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已经初步形成一种社会风尚。无偿献血是保证医疗安全用血的必由之路。只有以人道主义无私奉献而不是以经济报酬为目的的无偿献血,才能从根本上清除有偿供血带来的各种弊病,血液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保护受血者的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
2.献血是否影响健康?
凡是符合《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公民,一次献血200—
4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这个结论是有科学根据的,也被全世界每年数千万人次的献血实践所证明。人体的贮血和造血都有较强的代偿功能。平时在血管内奔流的血液只占人体血液总量的70%—
80%,其余的血液分布在脏器内。适量献血后,血管内的血液很快得到脏器内血液的补充,所以献血后稍作休息就可以照常活动。献血后人体的造血功能活跃,水份、盐份、糖份、蛋白质在很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所以,在规定的间隔日期内献血200—400毫升内不会影响健康。
3.科学献血有益健康
献血可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提高骨髓造血功能。定期献血可以降低血液粘滞性,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意义。经常献血可减少成年人血液的铁沉积现象,降低患心脏病的危险。定期献血可愉悦心灵,延年益寿。
4.参加献血的基本条件是:
年龄:18-55周岁 体重:男50公斤以上,女45公斤以上血压:收缩压:12-18.7Kp(90-140mmHg)舒张压:8-12Kp(60-90mmHg)脉压差:≥(30mmHg);体温、脉搏、营养、发育正常心肺正常、肝脾不肿大、无严重慢性病和重要脏器切除史血红蛋白检测正常无传染性疾病,无医生认为不宜献血的其他疾病
5.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不能献血
(1)拔牙或其他小手术后未满半个月者。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
(2)妇女月经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
乳期未满一年者。
(3)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4)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5)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6)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
6.献血前注意事项:
(1)学习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2)献血前三天不要服药(如服用阿斯匹林在三天内会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
(3)献血当天可按往常习惯进餐,
不要空腹献血,但不宜吃肥肉、鱼、油条等高脂肪或高蛋白食物。
(4)献血前不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
(5)保持睡眠充足,不宜做剧烈运动。
7.献血后注意事项:
(1)献血完毕,用棉球加压穿刺部位5—10分钟左右。
(2)要注意穿刺针眼处至少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避免污染,
更不要搓揉。
(3)献血后饮食营养要适中,切忌进食过量。
(4)不要剧烈运动,注意休息。
8.无偿献血间隔期有多长?献血量有规定吗?
我国执行《献血法》的规定,凡经体检合格的献血者,每次献血
量为200ml或400ml,两次献血的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
9.献血会传染疾病吗?
血站的工作人员,必须经严格的专业技术考核,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采血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和采血器材,均是具有国家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生产单位名称并在有效期内一次性使用。因此,献血安全得到保障。
10.无偿献血的待遇
(1)无偿献血者本人用血后,凭身份证、《无偿献血证》和医院
用血发票,可报销无偿献血量两倍的费用。
(2)无偿献血者的配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用血时,可凭《无偿献血证》、医院用血发票、用血者和献血者双方身份证以及二者关系证明(结婚证、户口簿、独生子女证或当地派出所出具的证明等),可报销献血者献血量一半的费用。
(3)无偿献血累计1000毫升以上者,本人享受无限量用血费用报销待遇。
(4)《无偿献血证》全国通用。用血后凭献血证和医院用血发票
在献血所在地血站(献血办)按规定报销。